4月12日晚19:20,社會學系組織學生于理科五號樓134會議室觀看《春天的課堂——第八屆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公開課》視頻直播,并召開主題座談會。團委常務副書記李灃恒和來自本碩各黨支部的近20位學生骨干參加活動,活動由團委書記鄧安琪主持。
鄧老師首先介紹視頻公開課的背景。**曾說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近期,第八屆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評選結束正式揭曉,積極為中國文化立言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會林,甲骨學領域知名學者、首都師范大學教授黃天樹等首都名家名師榜上有名。值此時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聯合北京電視臺推出視頻公開課,邀請十大教育新聞人物為觀眾講述一堂充滿教育意義的公開課。
觀看公開課直播現場
19:30,節目正式開始,在場同學全神貫注,認真觀看公開課視頻。延慶第一幼兒園保育主任解春榮老師以“五星紅旗”的意義開場,視頻中的小朋友們積極配合,歡聲笑語中習得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課,解春榮老師用多年一線教學實踐探索出“慢教育”理論,近30年如一日的教育都充滿活力和情感,是同事、家長和孩子們眼里“醉心幼教事業的人”。蒙曼老師是甫一出場,在場同學們紛紛鼓掌,“看過她在《中國詩詞大會》中的點評!”“還上過《百家講壇》!”,蒙老師曾擔任多起電視節目嘉賓,用其豐富的學養和魅力,以多元形式積極參與歷史學科大眾傳播、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在視頻公開課上,蒙老師應和主題,分析了一首與“春天”有關的詩詞,隨著她娓娓道來,同學們眼中仿佛也鋪陳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多彩畫卷。
電視節目結束后,在場同學圍繞“何為好老師”主題展開座談。與會同學或回憶自己以往求學中遇到的好老師,或感恩在北大遇到的名師大家,同學們暢所欲言,現場氛圍熱烈。2018級本科生尹珊結合入學以來的學習生活,表達了對系內老師的感謝,她認為系里的老師都特別和藹可親,與學生沒有絲毫的距離感;2018級碩士生李嘉誠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報考北京大學時的故事,老師的鼓勵和師兄的指導對他的備考幫助很大,入學后導師的諄諄教誨更是讓他大有收獲,他表示“導師的指引是我此生不斷要學習、進步的方向”;今年六月將畢業、即將成為一名基層選調生的于倩倩認為,社會學系的老師們用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學生,在北大的求學經歷是她一生的財富,她將永遠感恩并銘記,并在職業發展中時刻牢記老師們的教導和期待,弘揚“行行重行行”的社會學人精神,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奉獻力量。
在場同學認真觀看
古語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尋求進益的楷模。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社會學系將會更好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為營造良好溫馨的師生關系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