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師生基于自主學習的形式,就共同面對的問題進行思考,將有助于課堂的完善,以及學生素質的培養與提升。以《林黛玉進賈府》一文的教學實錄為基礎,提出基于自主學習的高中語文課堂診斷問題及相應對策,以便真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教學方法;診斷研究
自主學習,可以界定為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投入、自覺獨立地參加,且全面發揮自身主體功能,做好整個過程中的自我監控及客觀評價的一種學習方式。此種學習方式的學習目標、時間、內容、方法、過程、結果等,皆需要學習者的參與、控制與調整。以此為基礎的課堂診斷即為:診斷者利用前瞻性及過程性相協調的策略,從主體互動、知識內容表述、教學過程應用、課程資源開發等多個角度,發現教學深層次的問題。對于高中語文自主學習的課堂診斷來說,教師和學生處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學生的主體位置尤其需要得到重視。
(一)選定課題
執教《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教師提出利于自主學習的概括性問題:“在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這幾個出場人物中,你最喜歡哪一位?”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個問題的帶動下,學生們迅速展開交流討論,有的學生表示喜歡林黛玉的才情,但對于其刻薄、尖酸持保留意見;有的學生喜歡賈寶玉本性善良,但脂粉氣太重;相較而言,有更多學生對王熙鳳的為人處事持贊賞態度。學生討論之后,教師抓住這一突破口,繼續發問:作者對這三個人物形象分別持什么態度?我們怎樣才能更接近認知作者的創作意圖。這個問題,則可以說是自主學習的主課題,將其搞清楚,對本文的分析便可成功一大半。
(二)研究探討
在該環節中,教師大膽放手,力爭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宰者。當課題任務確立下來以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使之緊緊圍繞文本,對三個主要人物進行分析鑒賞。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注意到一些表面的問題,比如,分析林黛玉時,可以看到其初次進入賈府時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之態,但對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分析不夠深入。于是,教師倡導學生閱讀小說相關的其他回目,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地浮現出來。在教師的倡導下,學生能夠發現第八回中有寶釵的裝束描寫:“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兒,蜜合色棉襖……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臉若銀盤,眼如水杏”,和本文林黛玉的對比之中,學生更容易發現黛玉超塵脫俗的氣質。而研究賈寶玉的小組,則可以發現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回目中,已經有了對賈寶玉這一人物的評價,三十六回、六十六回借他人之口的評價,也非常中肯,特別是第七十八回有其撰寫《芙蓉女兒誄》的情節,更是讓賈寶玉這一形象生動立體起來。對于王熙鳳的自主學習引導,教師同樣采取了此種方式,使學生們借他山之石攻此山之玉,以其他回目的描寫印證本回目的描寫,以求思想認知的深化。在本次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還給學生推薦了《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一類的課外讀物,使學生得以從周汝昌、俞平伯等名家的分析中,給本次課題的自主學習與論證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此前提下,學生受老師啟發,形成了自主學習的研究成果,并以書面的形式呈現出來,如《林黛玉的“小心”與“嬌嗔”》《腹內原來草莽?》《鳳辣子“辣”在哪里?》等,從課內和課外收集到的素材中汲取靈感,展示研究成果。
(三)成果展示
在自主學習成果展示過程中,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起到銜接不同環節的作用,當學生走上講臺,開始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和總結時,則需要教師適時插播課件、提供音像資料等。比如,當學生介紹林黛玉初入賈府時,那種謹小慎微是與其性格密切相關,還會介紹其當時的地位和處境,教師應為其提供《葬花吟》《秋窗風雨夕》等經典曲目的配樂,以便加深學生們對這一悲劇人物命運的理解和認知。再者,還加了“質本潔來還潔去”的總結詞,對學生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同時也對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做出高度評價。教師總結之后,學生們更能理解其處境與心態,對于其表面上的尖酸、刻薄等缺點也能從人性的角度給予理解。其他學生總結賈寶玉、王熙鳳等人物時,教師亦用此方法給予幫助和總結。另外,在每個小組的代表將研究成果展示之后,教師又另外安排了一個問答環節,使總結的學生負責回答其他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均沒有事先預設,而是因為成果的展示而隨機出現的動態問題,該環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將對課題任務的自主學習推向了高潮。
總的說來,本次自主學習引導課程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教學之后教師和學生的討論中得到了充分印證,現說明如下。
(一)未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意愿
首先,教師雖然有明確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意識與方法,卻未能對學生的意愿真正了解。在授課之前,教師缺少對學生的了解,不清楚大家對《紅樓夢》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了解程度,先入為主地認為學生都讀過,因此較多地增加了教材文本以外其他章節的內容,使得部分學生因為課堂節奏過快而跟不上,學習效果打了折扣。
(二)未能真正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高中語文教師,若想讓學生自主學習有較好的效果,一定要給學生創造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環境,可是本次教學在這一點上卻并不十分理想。上課之前教師已經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每個環節如何操作全部是按部就班,缺少靈活性,學生只能根據教師設計的問題進行思考,并由此展開相應的交流討論,學生的自主性并未能得到真正的發揮,這在要求小組分析幾個主要人物形象的過程中體現得最為突出。
(三)教師自身素養有待提升
高中語文教學歷來強調人文性,這對語文教師自身知識與文化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次授課后期的討論,有幾名學生提出了相對開放的問題,如林黛玉對王熙鳳有什么看法?賈府“三春”喜歡林黛玉嗎?這些問題教師很難給出精準的回答,只能留待以后大家參照原著認真研究。但這不能令學生滿意。因此,在這方面,教師還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修養。
(一)增強學生自主性
自主可謂是一種重要的參與意識,只有保證充分自主,學習效果才能體現出來。為此,教師應當充分理解與尊重學生的意愿,使其得以自我支配、自主調節。教師要利用情境設置、適時激勵等辦法,鞏固學生的自主意識。特別是在自主學習教學過程的前期階段,應當對學生和學習內容的匹配度進行了解,從而保證自主學習活動處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之下。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自主學習的教育環境應當是寬松、民主和平等的,只有這樣學習者才能充分展現并發展自己的天性,從而實現創造性學習。為此,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做到施放有度,前期只要做好宏觀的計劃即可,在微觀層面則將自主權交給學生,使課堂可以隨時呈現出變化和生成,讓課堂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
(三)教師提升自身文化素養
自主學習中,教師不能處于絕對支配的位置,可重要性卻并沒有因此而減弱,實際上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要精心做好教學設計以外,還應當有能力面對靈活多變的自主學習環境。因此教師需要認真備課,多查閱相關資料,使課堂駕馭能力變得更強。
事實證明,不是每一次自主學習的引導都能取得全面的成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能夠正視問題,找出原因,并給予針對性的解決。在文中提到的《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實錄中,授課教師的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改進,而改進的過程中教師自身能力也會提升。
參考文獻:
[1]韓梅,宋亞萍等.論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6).
[2]馮冬根.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求知導刊,2015,(4).
【本文系2014年編號為GH36的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二五”增補課題《基于自主學習的高中語文課堂診斷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黃慧(1982—),女,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