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大家整理了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新生宿舍的一些知識,內容收集于網絡,僅供參考!
10棟學生公寓,可容納8000名學生住宿,宿舍是標準的4-6人間,宿舍里面配備有書桌、衣柜、熱水器、飲水機、空調/風扇等基本生活設施。學生公寓標配空調、網絡、盥洗室等設施完備,24小時保安巡邏。浴室、洗衣間、通信、通信、快遞、銀行、超市等綜合服務一應俱全。2個學生綜合食堂,可容納3000人同時就餐。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坐落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詩歌之城——安徽省馬鞍山市。學院前身為馬鞍山聯合大學,創辦于1984年。2008年2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獨立設置更名為“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12月,學院與馬鞍山技師學院整合;2015年5月,馬鞍山市衛生學校并入;2019年4月,馬鞍山網絡大學(安徽省廣播電視大學馬鞍山分校)并入。2020年3月,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獲批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培育單位,進入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G33+聯盟”。
“十三五”以來,學院堅持“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定位,充分發揮“四!辟Y源整合優勢,加快推進資源共享、專業共建、質量同升,已構建起以高職高技能人才培養為主,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職業培訓與學歷繼續教育并舉推進的良好辦學格局。先后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YB)優秀培訓單位、安徽省就業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現為國家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院校等。
占地面積39.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65萬平方米,校內實驗實訓室(中心、基地)100余個,教學及實驗實訓設備總值超過1億元。設電子信息、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經濟貿易、管理工程、應用外語、醫學護理7個專業教學系和基礎部(思政部)、網教部(電大)2個教學部。高職專業42個、中職專業34個,專業設置與區域重點產業匹配度達100%。教職工440余人,副高職稱以上教師130余人,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6個,專業課雙師素質教師占比82.2%。中高職在校生10270人,各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5400余人,年均完成各類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超過1.2萬人次。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其中高職畢業生本地就業率超過30%,中職(技工教育)畢業生本地就業率超過85%。
學院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所有專業均推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強化雙主體育人。重點專業已構建“三引三出”“校企八共”“大師團隊引領”“實境實品”“淡學旺工”“三段遞進”等具有產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曉莊電商學院”獲批為省級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學院高度重視技能大賽。積極對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努力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師生共獲國獎32項、省獎334項,其中教師陳娟作為省唯一一位教師被推選為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增材制造”賽項裁判長,學生在“增材制造”“CAD機械設計”“3D數字游戲藝術”“烹飪”“平面設計”等專業賽項中均獲全省第一名,代表安徽省參加第45屆、46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集訓選拔。
學院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探索出“一套課程體系、三項教育載體、一體項目孵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被授予 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首批省級創業學院等稱號。各級各類創新創業類賽事獲獎項38個,包括 “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二等獎、首屆安徽省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安徽省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等。
學院加快推進開放合作辦學。與和縣、博望區、鄭蒲港新區合作分別設立和縣校區、博望校區和鄭蒲港新區教學點。與德國職校合作開辦數控專業“中德合作班”;與南大、北師大等高校合作分別設立現代遠程教育馬鞍山學習中心,獲“現代遠程教育優秀學習中心”。與韓國東義大學、韓國昌原文星大學、日本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以及我國的臺灣東南科技大學、臺灣修平科技大學等高校分別簽訂了專業建設、師資培養、學生研學等方面的合作協議。
2020年8月,**考察安徽期間親臨馬鞍山考察,對馬鞍山提出了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重要指示,這是馬鞍山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和里程碑意義的政治大事!笆奈濉逼陂g,學院堅持以**,深入學習**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新發展階段、樹牢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服務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建設“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升級版,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完善以高職教育為主體、中職教育為補充、職業培訓和學歷繼續教育有機結合的一體化辦學格局,全面建成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積極申報“職業本科院!,著力打造實現多層次一體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現代職業高等院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